人工智能托举低空经济腾飞
来源:科技日报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6-10 | 98 次浏览 | 分享到:

  加快实现系统化布局

  为推动低空人工智能发展,我国采取了相关举措。

  教育部以低空经济领域为切入口,主动谋划布局,超常规指导高校开展专业申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这一本科新专业随后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相关高校将开展这一新专业的招生工作。

  “推动低空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发展,需要在科技政策和支持机制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创新。”白雲帆建议,应组建国家低空系统工程院,构建“工程院—分院—低空国家(开放)实验室”三级研发体系,整合全国创新资源,通过学科交叉和团队协作,解决低空产业发展中的系统性难题。同时,应加快制定低空智能系统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加快建设国家级产业基础设施、探索构建低空数字基础设施。

  闪淳昌认为,还应建立健全低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空域管理改革力度,探索灵活高效的空域使用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说,低空交通落后是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短板,应建设全民应急医疗航空保险机制,建立应急医疗航空基金,带动低空产业发展。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分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低空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大有裨益,应进一步推动智能生成、数字孪生、边缘计算、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等技术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

  “低空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使低空产业打破‘大飞机缩比’或‘航模思维’桎梏,完成从‘消费电子产品’向‘智能工业装备’的根本性蜕变。”白雲帆呼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协同推进,形成发展合力,充分发挥低空技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多维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