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把握产业变革方向,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是内陆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基础和优势。应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合理推进外向型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紧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挥数字技术和平台的连接优势,构建开放、协同、动态的互联平台,积极发展数字贸易等新贸易形式,缓解地理区位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产业变革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有力支撑。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科技机构和人才绩效评价长效机制,下放科技管理权,促进优质科研成果转化在内陆地区落地生根。在产业方面,抢抓龙头企业产业布局调整契机,加快承接境外、沿海优势产业。
第三,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高地。制度型开放通过对标更高标准的规则、规制和管理等,以开放和制度创新促进改革,有助于形成透明、稳定、有活力、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充分吸引和利用海内外资源,构建具备竞争力的发展生态。应推动内陆地区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向,重视制度改革与创新,推动规则与制度“引进来”和“走出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要素充分流动,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和双向开放高地。
第四,持续构建和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内陆地区可以通过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弥补不临海的劣势,实现近海、近边或近江,为要素和产品等高效流动提供有力支撑。应加速探索海陆空等多式联运体系,提升综合交通网络的覆盖性、连通性、便捷性和国际性,以高铁、航空等高速交通运输方式有效压缩时空距离,以物流枢纽设施和现代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加速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打造内陆交通枢纽和关键节点,联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
第五,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向空港和陆港发展,为内陆地区实现高水平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可充分借鉴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已有经验和模式,并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和贸易发展情况等,加速探索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以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为抓手,发挥其“试验田”作用,推动内陆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高端,适应和对标最新和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转变,为区域协调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