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格局变迁 机遇挑战并存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09-16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全球经济处在深刻调整和加速演变的关键时期,国际经贸格局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构。与此同时,数字贸易、绿色转型和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全球贸易格局变迁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不久前警告,关税正在对国际贸易体系造成80年来“前所未见”的破坏。全球在世贸组织条款下进行的贸易占比已降至72%,之后可能进一步下滑。世贸组织追踪数据显示,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美国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以来,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下进行的全球贸易已经减少。

  此前,世贸组织在8月发布的报告中预测,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0.9%,低于关税上调前的增长2.7%,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预期也下调至1.8%。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在由北京市“两区”办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上,各国人士也探讨了当前全球贸易的变化趋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常驻代表白雅婷表示,全球贸易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几十年来,贸易与经济增长携手并进,在亚太地区尤其如此,这对全球繁荣来说至关重要。2023年,服务和商品贸易占亚太地区GDP的54%。“然而,基于贸易的发展模式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贸易政策环境不断变化,全球关税高涨。”数据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5月已生效措施影响的全球进口额超过2万亿美元,2024年这个数字是1640亿美元,受到贸易措施限制的进口总额越来越多。日益增加的波动和变化,可能会对依赖于开放市场和全球价值链的经济体带来巨大冲击,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认为,当前个别国家企图以自己为核心,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体系。这是一种以经济实力向贸易伙伴施压的做法。

  “当前,国际经贸秩序受到严重挑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各国各界对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王波说。

  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表示,当前国际货物贸易增速已然放缓,而服务贸易正加速发展。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认为,全球经济正由服务业驱动,服务业是现代价值链的支柱。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贸易与农业总司贸易政策司司长约翰·德拉蒙德援引该组织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表示,过去十年间,某些国家变得更加封闭,但中国、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持续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服务贸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挑战带来新课题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和格局发生的变化,各国愈加认识到,需主动破解新挑战带来的各类难题。

  德勤供应链咨询合伙人黄春表示,关税、贸易战让很多企业非常焦虑,如何构建面向全球化的稳健韧性供应链体系,成为当下的重点议题。

  CCG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认为,在美国向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单纯依靠贸易出口已难以有效推动产品落地,必须通过当地制造、直接投资、创造就业、贡献税收等方式深化合作,而实现互利共赢正是应对贸易战的核心路径。全球化范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型,从以效率、资本驱动为核心,向着以绿色、安全、可持续为导向的新模式转变。

  在CCG副秘书长、高级研究员张伟看来,全球化深刻的结构性变化,正在从市场的扩展、供应链的延伸,转变为由地缘政治、技术标准、低碳规则和数字治理共同编织起的新网络。未来,全球化将是韧性和创新的全球化,韧性意味着全球企业需要在合规、供应链、本土融合等方面构建起多维度的抗风险能力;创新则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模式创新和合作创新,特别是在绿色和数字领域,中国企业和全球伙伴共同定义新规则、开辟新市场的空间广阔。

  白雅婷表示,贸易仍是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模式在改变,需要重视的不仅是交流和贸易的量,更多的是品质以及为人类福祉带来的贡献。因此,她认为,新贸易体系的根基在变化,绿色发展和数字创新成为新贸易体系的根基。应对绿色转型、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的挑战,必须在国际间开展合作,因为相关挑战是跨国的、跨行业的、跨机构的,无论是标准制定、技术共享,还是资金调动,国际合作都至关重要。

  把握贸易发展新机遇

  本届服贸会服务贸易发展论坛发布的《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显示,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达4.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3%。在服贸会上,各界代表就服务贸易创新范式、新能源发展,以及全球化战略、实现共赢新路径等一系列重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代表们认为,智能化变革席卷各行各业,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服务贸易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具体而言,人工智能赋能服务贸易主要体现在三大核心维度:一是供需关系的重构,实现服务供给的规模化、个性化与智能化;二是场景创新内核升级,需推动消费模式从功能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变;三是双轮驱动战略,技术创新与场景培育协同发展。

  白雅婷表示,绿色发展和数字创新是新贸易格局下的合作机遇。但要注意,如果获得的人工智能和技术资源不平衡、不平均,就可能会拉大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致使各国各地区以不同的速率发展,因此需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能否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迭代提供支撑,并不断增强绿色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