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大学排名映射地缘政治格局变迁
来源:参考消息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10-15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10月9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知识和创新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否正在发生转变?》,作者是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知识总监菲尔·贝蒂。编译如下: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数据显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正在高等教育、研究和创新领域浮现。

乍一看,2026年的排名似乎一如既往: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10年排名世界第一,而美国高校依然占据着排名最前列的位置,拥有7所世界排名前十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第二)和普林斯顿大学(第三)。

但如果进一步仔细地审看数据(对全球13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100所大学的评估数据),就会清晰地发现一个强劲的、正在加速发展的趋势。传统上处于主导地位的北美和西欧国家,面对崛起中的、以中国为首的亚洲,正在逐步失去优势。这预示着知识和创新的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在美国,尽管有19所大学在最新排名中位次上升,但多达62所大学排名下降。芝加哥大学(第15)、哥伦比亚大学(第20)和杜克大学(第28)等名校处于各自史上最差排名(尽管名次依然靠前)。在世界前500大学名单中,美国占据102所,但这是上榜美国大学最少的一次。

在英国,排名下降的大学数量(28所)是上升的(13所)两倍多。与美国一样,今年上榜世界前500大学的英国大学数量也创下新低:下降到49所。

这些下滑压力推动了更长期的趋势,还预示了人才流动的新走向,因为该排行榜的数据大多采集于美国近几个月大幅削减科研经费、收紧国际人才签证之前。同样,最新排名也未能充分体现英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资金危机影响。2025年全年,英国高校陆续关闭课程,并大规模裁员。

整个欧洲都弥漫着类似担忧:德国有6所大学排名上升、22所下滑;法国3所上升、22所下降;西班牙2所上升、10所下降;荷兰12所大学中竟有8所排名下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的表现。

中国大陆最顶尖的两所高校——清华大学(第12)与北京大学(第13)——稳居原位,另有18所中国高校取得历史最佳位次。其中浙江大学上升至第39,上海交通大学升至第40,双双首次闯入前40。

在世界排名前40的高校中,中国大陆增至5所(去年为3所),进入前500的有35所,已超过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去年上榜的6所高校今年排名全部上升,其中香港大学从第35升至第33。此外香港新增2所入榜高校,使得香港首次有6所高校跻身前200名,另有2所进入前350名。

韩国在4项研究质量指标上大幅提升,10所高校排名上升、4所下降,跻身世界前100的高校数量创纪录地达到4所。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的总体得分改善幅度位居全球较大国家之首;马来西亚6所高校排名上升、仅1所下降;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600。

这些数据是否预示未来几十年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领域的世界秩序将发生重大转变?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艾伦·鲁比认为,现在远远没到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从西方转向东方的临界点,但新兴地区的势头确实正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