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办法》以部门规章形式明确汇算清缴具体规则,将以往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以制度形式进行固化,进一步厘清征纳双方权责,保障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更好稳定了社会预期,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改革迈向了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阶段。
助推绿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绿色税制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构建起以环境保护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专门税种“多税共治”,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专项政策“多策共促”,涵盖生产、消费、排放、处理等多个环节的绿色税制体系。
2021年至今年6月,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专门的绿色税种实现税收收入2.5万亿元;推动绿色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减税降费1.5万亿元。“通过‘有增有减’的调节,绿色税制的政策不断优化,优惠更加精准,管理持续创新。从节水、减排、利废等方面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积极支持。”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
从促进“节水”来看,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继2017年12月起在10个地区开展之后,于去年12月1日向全国推开。今年上半年,新试点地区税收收入比原水资源费增长8%,纳税人户数比原缴费人户数增长19.6%,新增申领取水许可证0.46万户,地下水、特种行业取用水量较去年季度平均分别下降20.6%和57.7%,促进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从促进“减排”来看,“十四五”时期,这方面的减税降费近1万亿元,有效发挥了对企业的激励引导作用。比如,享受环保税优惠政策的城乡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厂从2021年的5589户增加到2024年底的6218户,增幅达11.3%,同期累计享受环保税免税389亿元。在一系列促减排政策的作用下,国家重点调控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环保税收入,2024年比2020年分别下降4.8%、11.7%,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减排降污的效果。
从促进“利废”来看,“十四五”时期累计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其中,全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达3396亿元。2024年4月起,实施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措施,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5152亿元,开票份数511万份,既支持了“两新”政策落地落实,又促进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绿色税费优惠被更好更快送达企业。水资源税改革以来,重庆市税务部门联合财政、水利等6部门制发水资源税征管协作制度文件,通过市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税务、水利等部门11类涉税数据线上归集和传递,实现水资源税涉税信息共享共用。云南省税务部门推出“网格联络员+行业团队”服务机制,精准分析行业需求,辅导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环保和研发投入。
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化转型提速。今年前三季度,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28.9%,较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节能环保服务同比增长34%,反映绿色治理投入持续加大。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