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校“缺钱潮”来袭,45%院校面临亏损
来源:留学咖啡馆 | 作者:Enrol | 发布时间 :2025-11-24 | 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英国教育服务局(OfS)发布了最新财务可持续性报告,模拟了 2025 年秋季招聘数据的影响——该数据显示,2025/26 年度,与行业预测相比,年学费收入可能净减少 4.378 亿英镑,英国大学的整体财政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OfS 的测算显示:

  • 约 45% 的英格兰高校可能在 2025/26 学年出现财政赤字——124 所院校或将“入不敷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 96 所。


  • 45 所高校的流动资金不足 30 天,即“现金过冬”能力高度紧张。


  • 新政策中备受关注的 国际学生费用税(International Student Levy) 不在此次模型测算范围内——也就意味着,这份报告呈现的情况已经偏悲观,而现实可能比这更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对绝大多数留学生限制携带家属的规定,让 2024 年的签证申请量出现大幅下滑。今年秋季开学前,CAS 发放量虽回升了 6.4%,但整体签证数量仍远低于 2023 年水平。

不过,OfS 也在报告中给出一个小小的亮点,即 2025 年开始,本地学生学费将跟随通胀小幅上调。这意味着一些学校的赤字比例可能在 2026/27 年回落至约 41%。

但监管机构监管总监 Philippa Pickford 仍直言不讳:即便有增长,学生招募依然存在巨大波动,不应认为困境已经过去。

英国大学政策界普遍担心,如果国际生费用税最终由学校转嫁给学生,那么海外学生的学费可能再次上涨,进一步影响招生。

英国罗素集团也向政府发出提醒:学校已经尽力通过共享资源、削减成本来维持运营。要是非要引入国际生费用税,将会有更多高校被推向赤字,这不仅影响教学和科研投入,也会削弱英国高校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

馆长认为,对于留学生而言,上述信息意味着:

  • 2025–2027 可能仍是英国高等教育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


  • 未来英国大学之间的“分化”会更明显,头部和尾部学校差距进一步拉大;


  • 学校是否会转嫁国际生费用税,还需继续关注;


  • 申请时需更加关注院校财务稳定性、项目可持续性、课程是否面临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