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享,洱海保护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早上6点,大理市太和街道下末村。洱海被朝阳染成金色,成群的红嘴鸥在湖面上翩跹起舞。
岸边,一家咖啡店迎来许多拍摄“日出鸥影”的游客。“游客买单的不只是咖啡,还有洱海的好风景,以及镜头捕捉到美景的惊喜瞬间。”店长马宏说。
马宏从小在洱海边长大。据他介绍,如今洱海保护治理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人到下末村旅游,村民纷纷做起旅游生意。
观鸟赏景、“打卡”彩虹公路、举行“山盟海誓”婚礼、赏秋日渔灯……在大理,与洱海相关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游客在‘生态+旅游’方面的体验需求不断增长,归根结底是靠‘苍山洱海’这幅背景图带来的沉浸感。”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梅秀说,今年前三季度,大理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82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208亿元,同比增长19%。
“除了良好生态带来的文化服务功能,洱海水清岸绿本身也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大理州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卫兴说,“比如湖泊本身就有生态调节服务功能,流域内湿地、森林、草地、农田都是重要的生态资产。”
2022年起,大理州开展洱海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结果应用探索,建立起基于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的洱海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3年来,洱海流域横向补偿兑付资金为4396万元,其中州级水质达标考核奖励资金850万元,大理市共向洱源县支付资金3546万元。
“保护好洱海,见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大理州生态环境局洱源分局工作人员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游控制污染负荷,下游履行补偿承诺。”
杨学松介绍,机制实施以来,“三库连通”清水直补洱海1.5亿立方米,交界断面及入湖口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100%。
在洱海畔古生村,古朴民居门口、街巷阡陌之间、沟渠荷塘水面均干净整洁、水清岸绿。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门前三包”的牌子。
中庄村委会副主任何仁辉说:“村民们都已懂得,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在保护洱海,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财富。”
如今,古生村的民宿从5年前的两三家发展到100余家。
村里的古戏台上,白族大本曲正开唱《龙王闹海》,台下的村民和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刻有“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石头矗立在旁,融入听戏画面,成为古生村经典一景。
©2020-2026 ENROL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3048603号